【原文网址:http://nf.nfdaily.cn/nfrwzk/content/2010-04/26/content_11405824.htm】
2010-04-26/南方人物周刊/何三畏
上星期,温家宝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纪念已故21周年的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一时激起人们复杂的政治想象。尽管文章只是通过一段作为上下级之间的工作交往展开,来表现对政治前辈的工作作风的钦佩,丝毫不涉及,或者小心回避了对主人公的政治评价,看上去只是一篇怀人忆旧的人生随笔。但人们还是不免从字面以外去猜想文章的意义。
温家宝总理日理万机忙不胜忙,当然没有必要抒写闲情逸致。他背诵的任何一句古诗和写下的任何一个句子,当然服从他的政治安排。迄今为止,温家宝是以个人名义写文章纪念胡耀邦的最高级别的官员。温家宝的“抒情散文”,并没有发在《人民日报》的文化副刊,而是在要闻版,即从来都是发表政治信息的版面上的。或者说,温也不会不通过党组织而以个人名义发表这样的文章。所以,《再回兴义忆耀邦》还是应该作为一篇“政治文章”来读。
它的言外之意,即包含着对胡耀邦的政治评价。文章的发表本身,就是评价。如此高调地纪念一位逝去的政治人物,这个人当然就是“政治好人”了。至于文章叙述的“带病工作”、“夜访农家”、“不按基层干部安排的路线走”之类的情怀和作风,倒还在其次。许多失败的政治领袖,也并非没有这些方面的特质。
中国的政治家在官方和民间的评价和声望,往往并不互证互信。对于胡耀邦,民间一般以为他多少还是一个敏感人物。查网络上胡耀邦的履历,最后一句是:“1987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同意胡耀邦辞去总书记职务的请求。1987年11月当选为中共第十三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去世后葬于江西省九江共青城。”连去世的年月日都是“隐去”的。今天的青年,对这个名字应该是陌生的。他们不知道为何过来人提到他会唤起如此复杂的感情和丰富的政治想象。
民间对已故政治领袖的纪念,无非体现出对现实政治的期待。而一个政治前辈被后辈以个人的名义公开纪念,只需要一个原因,那便是此公具有相当的民间声望。发表署名文章纪念政治前辈,是一种公开的政治表态。按照相关政治章程,温家宝的总理任期即将届满,留给他直接施展政治抱负的时间有限。相信一个政治人物面对这样的时刻,内心应该充满外人难以想象的复杂而强烈的情愫。其中或许正包含着一个政治人物对于“人去”之后的“政声”,或者“人亡”之后是否“政息”的顾念。
胡耀邦和温家宝分属上承下接的两代政治家。胡耀邦生于1915年,新中国建立时才34岁,到80年代,成为最后一代经过武装夺取政权的政治领袖。温家宝生于1942年,迎接新中国时,还是7岁懵童,在红旗下成长,成为第一代没有打过仗而掌握政权的政治领袖。1987年,依照组织安排,一个45岁的政治新星跟随一位72岁的政治领袖到基层,时间长达十多天。45岁而正在问鼎权力高层的政治人物是多么年富力强。任何一个建筑工地的脚手架上都会爬着这个年龄的男人。当年的温家宝还颧骨突出,面容清癯。从温家宝后来的施政风格,结合《再回兴义忆耀邦》看来,他在胡耀邦身上得到了某种工作作风的传承。
笔者在看到胡耀邦总书记要求中央办公厅副主任温家宝“夜访民情”和“吩咐不按下面安排的路线考察”的情节,自然会有所感触。因为十多年后,成为国家总理的温家宝已经出了名的爱这么干。20世纪初,一户在重庆某段山区公路边上目力可及的农家,一位劳动妇女没有任何预兆地迎来了贵为总理的客人。这个“基层安排以外”的行程,成就了“总理帮农妇熊德明讨薪”的现代传奇。
但是,所有这些,就是温家宝纪念胡耀邦的时候最想说的吗?这些千百年来每一个亲民勤政和体察民情的政治家一直惯用的工作方法,就是现代政治的精髓,是当今中国最需要的政治策略吗?中国的政治家真正需要突破的,是下层官员的“安排”,而不是自下而上地一级一级地筑起政治的合法性,建立持续稳定的制度保障。随着权力的接力棒在一代又一代的政治领袖之间传递,这样的选择或许是越来紧迫,甚至成为严峻的考验了。回答这些问题,超越前辈政治家,或许就是纪念前辈政治家最重要的功课。
纪念政治人物离不开政治意义 (Simp./1,581)
Tuesday, April 27, 2010Posted by David Mandarinholic at 6:42 AM
Labels: commentary, politics, PRC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