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5-20/南方报业/郭巍青
大多数人大多数时候喜欢相互恭维,方法之一是把人往高处抬。比如见到副主任或副局长,直接把人家“简称”为主任或“张局”、“李局”之类,又好听又方便,大家开心。但也有这样的时候,比如评选劳动模范,有些地方在“候选人公示”中将一些领导干部降级,使他们“看起来”成为普通工人,然后当选劳模。据《大河报》日前报道,河南省2004年评选省级劳动模范时,就出现了很多这种情况。典型的例子有财政局长填报为“会计”,交通局长填报为“道路养护工”,工行行长填报为“储蓄员”。还有更离谱一点的,如县委办公室副主任成了“化肥厂工人”,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成了“热电厂工人”,等等。
“劳动模范”以及“五一奖章”等光荣称号,是对广大工人和普通劳动者中的佼佼者给予奖赏。既已身为领导干部,远离了一线劳动,从社会分层来说也与工人不是一个档次,为什么还要挤占名额,要这份荣誉?这样的事情,任谁听了也觉得不爽。因为没有具体调查,不好对当事人的个人动机信口雌黄。但从常理来看,既然参与评选,不应该不知道游戏规则,不可能不知道荣誉背后是利益。“超女”选手都知道自己要争什么,领导干部众目睽睽之下“降格以求”评劳模,能不知道自己在争什么,跟谁争吗?即便是被“安排”成这个局面的,总还是有拒绝的权利。然而我们看不到有尊严地自我节制,看到的只是事前半推半就,欲拒还迎;事后“扮天真”,都说我不知道事情怎么会成了这样。
此类事情如果只是个别现象,也就罢了。但我担心有这样的趋势。一方面,掏粪工人时传祥、救火英雄向秀丽和铁人王进喜的时代已经远了。大量的国企转制和工人分流下岗,大量的流动人员进城务工,使“工人”两个字说出来好沉重。我们现在见不到以前的工人了,见到的是农民工,流动工,合同工,临时工等等。另一方面,“劳动模范”则经由行政吸纳的渠道而日益“行政化”和“白领化”了。
每一种荣誉称号都具有“认知”功能,它以一种“公共符号”帮助人们认识一种现象、一种价值以及一个社会群体或阶层。“劳动模范”的意义在于表明,社会主流价值承认普通劳动者的地位,赞扬他们的平凡劳动中有创造性的贡献。反过来,产生一种荣誉称号的过程是一个社会过程,在其中,特定的价值观念和相应的社会群体肯定自己,展示自己。
河南公示的劳模中有很多是领导干部,由此透露出来的信息是,领导也是“劳动者”,他们也很辛苦,他们的贡献更集中地体现了“劳动价值”。问题不在于领导是不是辛苦和工作有没有价值,而在于对他们冠以劳模称号,严重模糊和扰乱了社会认知,掩盖了真正的“劳动”场景。让我们想象一个反过来的角度。河南省评选劳模是在2004年,那是整个中国包括河南矿难频发的一年。能不能把所有真正下井的矿工整体评为劳模?更大一点说,中国20多年来的经济发展速度以及世界工厂地位,有赖于农民工的超强劳动付出,能不能把农民工作为一个集体评为整个国家的劳模和一个时代的劳模?如果能这样做,社会的认知方向是不同的。
要言之,劳模评选要面向真正的劳动者,一线的劳动者。评选要有利于劳动者认识自己,要有利于社会公众认识劳动者,认识他们的生活梦想和创造力,认识他们怎样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如果一边是许多劳动者还在不安全的环境下工作,还被欠薪,还有许多基本权利与福利未能保障,另一边是他们的劳模称号被领导们代表了去,那么这样的评选将会给公众认识带来多么大的混乱呢?
其实工会系统和政府至少在理论上是认识这一点的,至少文件上以严厉的措辞规定了劳模评选要“倾斜于”一线劳动者。然而根本的问题之一是,劳动者的概念其实并不清晰。所以河南省的评选办法中有这样的规定:在党政群机关工作的副厅(局)级以上领导干部,不参加“五一劳动奖章”的评选。县处级领导干部要从严掌握。实践中我们知道,“从严掌握”云云,意味着还是可以操作。我们还知道,在各种优秀公务员的荣誉评选中,并没有规定其中要有一定比例的农民工并从严掌握,因为公务员的概念是边界清晰的。因此,若要领导归领导,劳模归劳模并不难。只要去掉泛政治思维,在政策法规中清晰界定“劳动者”的范围就行,既无需倾斜,亦不必从严控制。让每一个劳模都是真实的劳动者,让社会从劳模身上认识劳动的尊严、价值和荣耀。
领导“降级”评劳模,到底谁是劳动者
Monday, November 2, 2009Posted by David Mandarinholic at 10:12 AM
Labels: [熱言中國], Adv_Reading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