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資 不見新思維 [Trad.]
台灣╱經濟日報╱陳自創2009-03-14 (王俊仁部份改寫)
原文網址: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1/4788564.shtml
今年以來,如何消費救經濟一直是熱門話題。依經建會規劃,政府發放消費券的目的就是刺激消費、振興經濟,此舉是否真的有效,仍有待觀察。但對國家前途而言,一般民眾最關注的,仍是執政團隊如何擬定中長期的經濟發展策略?如何「招商引資」?
多年以來,筆者因商務投資之故,經常往返台灣南北各地。按理說「藍」天重現後,經由新政府的努力,預料經濟有望改善,但迄今,多數民眾均不抱樂觀,原因不僅是全球性金融海嘯及景氣不振,更主要的還是對於執政團隊的治國思維及能力並不放心,甚至連外商也搖頭。
就拿全球知名企業—杜邦(Du Pont)公司投資案來說,由於看好520總統大選後,兩岸互動會趨於互利雙贏,認為台灣經濟發展已經到了拐點,勢必從谷底回升,因此,杜邦公司將台灣、香港及新加坡列為「三選一」的投資地點,有意投資5億美元設立其全球的薄膜電池產銷基地及研發中心。2008年5月,該公司高層求見台灣新領導人,但得到的回覆居然是「太忙了!」「以後再說吧!」因此,杜邦公司改投資本來列為第二選擇的香港。據杜邦公司高層告知,港府特首曾蔭權特別重視此案,不僅親自接見杜邦公司的管理及技術人才,更指示相關部門提供支援措施,聽起來令人不禁感慨。
為因應此次「金融海嘯」及景氣衰退危機,執政團隊推出消費券、減稅等多項救急措施,另又提出四年5,000億元的擴大公共建設的舉債預算案,但不知將來的還款財源在哪裡?馬總統提過引進外資,但執政團隊是否已做好準備?如何才能實現馬總統「開放、務實、向全球接軌」的治國新思維?這才是關鍵。
政治掛帥、應付利益團體、下鄉親民等,是過去主政者的一貫思維,展望未來,面對全球及區域競爭,執政者宜以「招商引資」為施政重點,如何讓執政團隊拓展政策的廣度和深度,並進一步具備「開放、務實、向全球接軌」的新思維,才是現今主政者的當務之急。
[SNR-丙]-13 supp commentary (Trad.)
Monday, March 16, 2009Posted by David Mandarinholic at 3:44 PM
Labels: [SNR-丙], commentary, economy, Taiwan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