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週刊 江迅/2009年1月22日
北京《北京日報》、《人民日報》、《炎黃春秋》近日分別發表極其敏感的主張憲政、言論自由及網絡監督的文章,但中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求是》發表文章反對多黨制、三權分立等。
當下的北京政壇和學界,有三篇文章熱傳。一篇是《追求真理離不開言論自由》,一篇是《官員如何才能「經得起網絡監督」?》,一篇是《憲政:中國民族復興的要求》。前兩篇刊登在官方主流媒體《北京日報》及《人民日報》上,令不少人眼睛一亮,是否中共意識形態出現轉變的曙光?更有西方學者提出,這是否顯示中共內部在輿論控制上存在不同看法?不少人將之視為一種政治信號,不過,身在北京的政界和學界的人士大都認為,這類文章只是不同聲音中的一種聲音而已,當下,特別是邁進二零零九這多事之年,中南海對傳媒的控制不會鬆懈。
引起人們熱議的《追求真理離不開言論自由》,由中國傳媒大學教授沈敏特所寫。文章開篇就寫道:「『言論自由』,是被寫進我國憲法的。」這讓不少人「眼睛一亮」的檄文,發表在一月十三日《北京日報》上。文章說:「某一言論(這裡指的是言之成理、持之有故的言論,而非狂喊亂轟的攻擊漫罵)在沒有公之於世以前,無法判定其荒謬與否,無法判斷其是進步還是反動。為了追求真理,唯一的辦法是讓它公之於世,在陽光下,讓大家來思索、來辨別,才有可能認識它的本質。」
沈敏特是作家、評論家,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傳播系教授。《北京日報》是中共北京市委機關報,呼籲中國實現獲憲法保護的言論自由,在一個黨報主要媒體上出現實屬罕見。九個月前,《北京日報》曾與廣東《南方都市報》引發一場有關言論自由的論戰。《南方都市報》發表長平的《西藏:真相與民族主義情緒》的評論,文章提出,關於拉薩事件的真相,除了官方的定性外,是否能允許媒體自由討論,以進一步揭示真相。八天後,《北京日報》發表文峰的《造謠自由的南都長平》,抨擊了長平的言論自由觀點。
這一次發表在《北京日報》上的沈敏特的文章說:張志新對於「文革」置疑的言論,若不是有關領導判定為「惡毒攻擊文革的現行反革命言論」,若不是當時盛行的以言治罪的「條例」,造成割喉槍決張志新的曠世悲劇,而是每個中國人享有言論自由,同時上與下的關係不是「最高指示」和「緊跟照辦」的關係,而是被監督和監督的關係,那麼,這樣的悲劇是可以避免的。十年浩劫造成的影響,如文化斷裂、道德缺失及專制主義的種種慣性,至今在一些領域還處於艱難消除的過程之中。
文章認為,一種言論荒謬與否,是進步還是反動,不是靠權威來定性的,它需要歷史實踐的檢驗。「我們懂了馬寅初的言論,懂了張志新的言論,懂了和他們的言論相反的言論是什麼言論;更懂了如何依靠言論自由,去實現中國人民對真理的追求」,「恰是反對馬寅初、張志新言論的言論,曾經享有最大的言論自由;而按言論自由的原則,我們今天仍應給予這樣的言論以言論自由。只有一種聲音,真理是不能認識和發展的」,「應該認真貫徹憲法中關於言論自由的重要規定」。
文章言簡意賅,文筆犀利。發表當天就引發數千網民跟帖。浙江杭州網友說:天氣不錯啊,天上還有雲。江蘇蘇州網友說:該文能夠發表比該文本身的意義更重大。湖南湘潭網友說:沈教授保重啊,你不怕和張烈士一樣的成為烈士?加拿大網友說:這一天是非常重要的一天,我記住了,不管什麼結果都值得紀念。江蘇南京網友說:這個教授和《北京日報》編輯快關進牢了吧,要是不進去的話,那就是中國真的覺醒了。
就在沈敏特文章發表的同一天,《人民日報》發表「人民時評」《官員如何才能「經得起網絡監督」》(汪曉東)。文章提出「黨員幹部要經得起網絡監督」,「現在的一些人、一些事經不起網路監督,網上一曝光,就容易暴露問題」。《人民日報》以如此時評肯定網絡監督,以往很少見。網絡越來越成為一種重要的監督力量,成為無可替代的民意聚集地,激發了公民的參政熱情。不過,不能以此斷論,中南海會對傳媒的控制有所放 。賈慶林和劉雲山近期都有十分明確的講話。
另一方面,《憲政:中國民族復興的要求》,是香港大學法律系教授陳弘毅所寫,發表在北京《炎黃春秋》零九年第一期的頭條文章。他在香港被稱為「書生論政,執著真理」。他從自己在香港學習、成長的三十年過程中,感受到「一國兩制」的成功實施,就是一場成功的憲政試驗,對中國的憲政建設有重大的積極意義。他認為「法治和憲政是普世價值」。這位全國人大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委員在文章中寫道,「政治權力是可能被濫用的,絕對的權力可能導致絕對的腐化,所以需要限制和規範政治權力的行使,以防止權力的濫用,以保障人權不受侵犯,以保證政府向人民負責」。在當代中國,法治和憲政的水平相對於西方仍然比較落後,所以學習和借鑑西方在這方面的經驗,將仍是國人在可見的將來的重要工作。近來,「憲政」的說法已在主流媒體幾乎絕跡,陳弘毅的文章卻重燃北京「憲政」話題熱。
發表這一文章的是北京《炎黃春秋》雜誌。人們關注的北京《炎黃春秋》事件(見亞洲1刊零八年十一月二十三日號),又有新情況。可見,中宣部對新聞的控制沒有放鬆跡象。《炎黃春秋》早前發表憶述中共中央前總書記趙紫陽親民務實的長文,這是八九年以來,中國大陸傳媒首次以趙紫陽為主要描述對象的專篇正面報導。長文刊登後,中宣部、文化部透過《炎黃春秋》主辦主管機構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以雜誌社領導班子年齡過大為由,要求作出整頓,勸免杜導正去職。《炎黃春秋》社委會據理力爭,表示願與杜共進退。「勸退一事」一時沒有下文。
兩個多月過去了,人們都以為事件淡化,將不了了之。不過,剛跨過新的一年沒幾天,中宣部下達文件,由中央辦公廳批轉,文件稱:「黨政工作人員、離退休人員,不得擔任報刊、出版單位負責人」。文化部透過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要求杜導正退出領導層。這旋即引發一大批退休高官、老將軍、老傳媒人、老文化人的不滿。他們認為,《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台的社長、總編輯、台長,不都是黨政工作人員嗎?如要求《炎黃春秋》的杜導正退出領導層,那些由黨政官員出任的中央級傳媒的負責人就應該帶頭退出領導層。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賈慶林在一月十六日出版的《求是》第二期雜誌上撰文指出,「要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築牢抵禦西方兩黨制、多黨制、兩院制和三權鼎立等各種錯誤思想幹擾的防線」。中宣部部長劉雲山,於零八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在中央宣傳文化單位負責人座談會上也明確指出,「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更好地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進一步提高輿論引導能力,掌握話語權、贏得主動權。新聞輿論處於意識形態領域前沿」。
正如北京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尹鴻所說,如果能將零八年那些非常時期的報導轉變為常規時期的報導原則,不再回到歌功頌德、塑典型、說套話、無節制煽情的宣傳老路上去,不再將喪事喜辦、空言「偉大勝利」,那麼,中國媒介、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在人民心中建立起來的信任和信心,將是一筆巨大的社會精神財富。
北京驚爆言論自由之爭:賈慶林親上陣批多黨制 (亞洲週刊)
Wednesday, February 18, 2009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