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2.12【聯合報╱石之瑜/台大政治系教授(台北市)】
二月十二日是解放黑奴的美國林肯總統兩百年的冥誕,剛當選的美國第一位黑人總統歐巴馬赴伊利諾州參加紀念慶典。台北的林肯學會也舉辦餐會,馬英九與楊甦棣等台美名流出席演講。林肯對於當代中國人有何啟示,值得探究。
林肯面對的是分裂的社會,而自己代表其中的一方。爭議的焦點包括,新加入合眾國的州是否可以蓄奴?美國能否繼續在法律與思想上採取一國兩制而仍然維持為一個國家?
他當選後,還等不到就任,南方各州宣告退出合眾國,他必須為聯邦的統一而戰。隨著戰事的開展,他的反奴立場也開始趨於堅定,才能在統一後,成為解放黑奴的偉人。
理想與現實間的妥協與偉人最後的抉擇,往往都是充滿偶然。林肯的時代,思想上分裂成蓄奴與反奴,政治上分裂成北與南,而在思想與政治間又進一步分裂成人格上的堅持與妥協。這是一個到了蓄奴公投前夕,連牧師都會運送軍火鼓吹殺人的詭譎時代。
今天在大陸,遭逢的是左與右激烈鬥爭,可是沒有政治分裂的問題,政治分裂是存在於兩岸之間與台灣內部。
至於在台灣,統獨之間的思想鬥爭一旦捲入兩岸與藍綠的政治分裂問題,就形成堅持與妥協兩股壓力。當北京面對兩岸,或台北面對藍綠,都面臨林肯苦思過的同樣問題:採取法律或思想上的一國兩制能否繼續成為一個國家。
林肯的啟示是,在政治分裂到達無可救藥之前,思想上的絕對堅持似乎不合情理,但是當政治分裂已達無可救藥,衝突難免之際,則思想上的趨於堅定與自我動員就理所當然,產生孕育偉人的溫床。
孕育偉人的時代溫床同時也孕育瘋狂。因為在面臨對決情況下,人性的陰暗面得到釋放,或是對物質無盡的攫取,或是對人命的輕賤,這是為什麼唯有大思想與大人格才能重新感召人心,在殺戮與墮落之後,回到人間,讓殺人的牧師與貪瀆的台獨領袖也能重聚。
目前兩岸間與台灣內部,都是處在妥協的節骨眼上,主事者多希望在政治與思想雙重衝突之中維持一個國家,不論是兩岸一國,或藍綠一國。然而兩者之間,卻又是相互衝突的。片面妥協反而累積未來的衝突能量。
在某種大衝突終將降臨的暗潮之中,是否有能感召人心的大思想已在某處孕育?
大衝突來臨前 大思想孕育否 (聯合報/石之瑜)
Thursday, February 12, 2009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