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中國時報╱短評2009-05-11
美國前總統小布希下台前,民調聲望極低,其中一個原因是,在他任內,美國政治極端對立,將來歷史評價小布希時,會不會對他公平一些?看來希望渺茫,因為,能不能跨黨派尋求共識,已是美國政治領導人的一項重要條件。
因此,總統馬英九接受新加坡的「聯合早報」專訪,談到兩岸簽訂ECFA一事時表示,「不能講因為反對黨不同意,就是沒有共識」,「這樣的話,我們國家的政策,就是被少數人決定」,這樣的說法,有待商榷。
任何國家決策,最後確實都必須仰賴多數決,但是在決策形成過程中,則必須能盡量跨黨派,例如,美國民主、共和兩黨的經濟、財稅理念向來不同,因此針對稅改措施,一定要共同找出妥協方案,才不會有任何一黨單獨面臨選民的反彈。
台灣朝野對立遠甚於美國,別說無法奢求朝野政客攜手形成共識,在野黨領導人更是關閉一切與執政黨溝通的管道,即使如此,執政的馬政府,除了繼續尋求溝通管道外,更要直接對選民說明、尋求綠營選民支持。
畢竟,民進黨立委雖只有區區二十七名,但是,身陷弊案的民進黨,去年總統大選時還是拿到百分之四十的選票,如此比例的潛在反對者,是不能忽視的「少數」。
而且,這四成的選民,是在民進黨的極獨政策後,仍選擇支持該黨,某種程度顯示,他們對兩岸交流是有戒心的,面對統獨爭議這樣的疑慮,馬政府更有義務耐心化解,不能輕言放棄。
不能放棄溝通 [Trad.]
Saturday, May 23, 2009Posted by David Mandarinholic at 8:00 AM
Labels: commentary, politics, Taiwan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