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齊魯晚報/陳一舟2009-05-07
5月6日《現代快報》報導,“我愛我的父母,我不會再嫌棄你們穿得差,不會嫌棄你們做過清潔工,因為我現在真的明白了,你們是最好的父母……在母親節即將到來的時候,我真的希望能時光倒流,能讓媽媽皺紋少一點。”近日,在不少網站論壇上,流傳著一個重慶女孩發千封郵件向陌生人懺悔的帖子,引起網友的關注。
這個重慶女孩的懺悔,讓人感慨良多。古人云,“兒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但如今“兒嫌母醜”卻不是什麼新鮮事。每每此類事件被報導,輿論都會譴責當事人缺乏感恩意識,但恕我直言,“兒嫌母醜”或許折射出某種虛榮,但讓青少年直面貧窮卻不是容易的事。
曾幾何時,清潔工、環衛工、保姆成了窮人的“專利”,他們與蓬頭垢面、衣著不整等相提並論——很多時候,人們並不歧視他們,但眼光裏除了一絲悲憫之外,更多的是麻木冷漠。這是一種隱形的社會偏見,而這對一些貧困家庭的青少年而言,無疑是一種沉重的心理負擔。
其實,把命運拆開來看,一個是“命”,是與生俱來的東西,比如出身貧困的家庭;而另一個則是“運”,理論上說可以通過自我奮鬥去改變。但現在,一些貧困家庭的子女難以改變自身命運,面對著漸漸在社會底層固化的無情現實,逐漸產生被拋棄的感覺——“兒嫌母醜”就是這種心態的表現。
一個女孩發出了感恩式的心靈懺悔,但在此背後,是一個群體迫切需要救贖的壓抑感、孤獨感。也許需要懺悔的,不僅是這個女孩。
"兒嫌母醜"不只是虛榮 [Trad.]
Tuesday, May 12, 2009Posted by David Mandarinholic at 12:35 AM
Labels: commentary, PRC, society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