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是誰讓中關村的繁榮變成記憶
2008-12-29 (文/胡祥寶 改寫/王俊仁)
每二十家店鋪中,就有一家關門走人,這就是中關村電子賣場──這個全國最大電子消費品商場目前的狀況:客流減少,銷量降低,一家跟著一家倒閉。
據調查,國內有七成民眾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加上股票狂跌、房價下降、失業率大增,眾多消費者開始減少支出,因此,作為非生活必需的電子產品,其銷量自然不容樂觀。
從表面看,金融危機是這場倒閉風潮的幕後“凶手”,但在筆者看來,市場激烈競爭和不合時宜的經營之道才是真正的“凶手”。
其一,內部問題:長久以來,中關村賣場的價格混亂和缺乏互信已是眾人都知的。以前人們說“買電腦,到中關村”,那時候,成功的商戶都以產品質量和服務取勝,到現在很多人還對以前中關村的熱鬧景象記憶猶新;可是眼下,許多人對中關村電子賣場的評價是“宰客、假貨、坑蒙拐騙”,這樣的措詞,雖然令人不舒服,但現在的商戶以欺騙方式取勝,卻是事實。
此外,2006年至今,中關村賣場的房租幾乎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長。商戶不可能自己把損失吃下來,當然只能轉嫁到消費者身上。中關村商戶雖然明知這種非坑即騙的行為會讓信譽喪失,但為了解決短期的危機,他們已經無法顧及長久利益,最終導致中關村電子賣場走向沒落。
其二,市場競爭:目前國美、大中、蘇寧等都已從傳統的家電賣場,轉變成集合家電、電腦、手機等3C產品的綜合性大賣場。和中關村模式相似的百腦匯也在北京城開了不少連鎖店,同時網路購物也漸成氣候,這些新型銷售模式成為中關村商戶們的勁敵。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秩序混亂、利潤下滑、經營困難,這些客觀原因都使相當一部分商戶假報價格,欺騙客戶;最後造成信譽惡化、客戶減少。可以說,金融風暴只是中關村電子賣場倒閉的一個原因,關鍵在於其核心競爭力的逐漸消失。
為應對賣場的沒落,在經過近10年的高速發展後,中關村地區的電腦城最近首次降低租金,幾個賣場也開始公布產品銷售價格。但這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治標之舉,對消費者來說,完全缺乏說服力。中關村商戶想要生存,就要務求改善經營管理,實實在在提升服務檔次, 這才是化解品牌危機的治本之道。
[SNR-丙]-01 supp commentary (Trad.)
Saturday, January 17, 2009Posted by David Mandarinholic at 9:04 AM
Labels: [SNR-丙], article, commentary, economy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